天津市进出口商会

TianJin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Import and Export

制造业外企发展的关键一招:来中国

发布时间:2023-10-30 来源:中国贸易报作者:张海粟
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性措施,传递了一个明确且积极的信号,就是中国热烈欢迎外商来华投资。

“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性措施,传递了一个明确且积极的信号,就是中国热烈欢迎外商来华投资。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《中国贸易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当前全球化陷入停滞、中美经贸关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背景下,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非常及时,可谓给外资来华投资打了一剂“强心针”。

日前,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八项行动,并在宣布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”这一行动时,明确提出“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”。

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、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认为,在当前逆全球化趋势日盛、发达经济体收紧外贸政策、迫使大量制造业回流本土的情况下,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,仍坚持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,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的方向发展,是非常可贵的。

早在之前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商务部介绍,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“清零”。如今,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显得水到渠成。据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3年1月至9月,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,同比增长32.4%;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99.7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8.4%。从行业来看,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24.1亿元人民币,增长2.4%。

“目前外商来华投资 75%以上是服务业和轻资产投资,而过去这一数字属于制造业领域。” 张燕生表示,服务业和轻资产的外资流动性是非常大的,这更显得拉动制造业外资投资非常重要。当下要重点拉动市场驱动型的制造业来华投资,并且让其能够扎根中国,成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目前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,多家外资制造业企业包括三菱电机、拜耳、威立雅等跨国公司代表表达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、共享发展机遇的愿景。同时促成合作项目33个,投资总额156亿元,涵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。可见中国市场仍然对外资企业具有强吸引力。

“现在核心的问题是我们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,如何加速推进我们改革的红利、制造业的红利、开放的红利为全球所共享,以持续吸引外资并实现互利共赢。”刘英提到,其实我国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合作的产业园区里面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制造业,也就是说,中国不仅自己的制造业在快速发展,而且形成了正面的外溢效应。

“我们实地去东南亚一些国家走访调研时发现,很多国家制造业发展缓慢。我们在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,也可以帮助这些国家按照我国的高技术、高标准、高工艺推动当地相关制造业的发展。”刘英说,通过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,加上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的落地生效,不仅实现了我国制造业甚至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组以及转型升级,更是带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,包括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一体化,这也是我国进一步吸引制造业外资来华发展的天然宣介。她说,在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过程中,我国还需要增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,创新产能合作和产业转移的模式,把控产业链分工国际化的节奏,平衡发展。“现在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期,我们要引进高质量制造业,加速先进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使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引擎。”

有调研发现,尽管相关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,但在落地执行之前,外资企业仍然会存在一定的疑虑。

“制造业外商投资最看重的还是营商环境。那么我们就要打造持续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在制造业市场准入方面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的新安排,推动高水平、高标准的制度性开放与国际高标准制度规则接轨。”张燕生说。

刘英还特别提到服务业对外开放,特别是吸引生产性服务业来华发展,这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,包括研发设计、货物运输、仓储服务、信息服务、生产性租赁服务等,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、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。她建议,可以通过尝试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,吸引这类外资企业来华投资,服务好制造业企业的同时带动我国高质量服务业的发展。

“最关键的还是要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。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、某些国家对外商投资的干预明显增强的背景下,中国仍然坚持改革开放,仍然坚持欢迎外资,实际上会令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意识到今后的机遇是在中国。外资企业怎样才能够把握住发展机遇?答案就是,来中国投资。”张燕生如是说。


免责声明:文章为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(022-83457972、83457973)删除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根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